一块长方形的场地,均匀地分布着7个一米多高、一米多宽的雪制围挡,两边底线的位置插着不同颜色的旗子。红蓝双方对战,他们戴着头盔,眼睛死死地盯着对手区域的旗子,裁判一声哨响,一场激战正式开始。
这是2019—2020年长春市青少年“未来之星”冬季阳光体育大会中的一幕,长春市第三届雪合战比赛、长春市青少年雪地足球比赛、长春市第二届中小学生雪地球比赛在这里激战正酣,共有来自长春市57所学校的1200名学生参与其中。
“雪合战就是把咱们玩的打雪仗正规化了。雪合战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北海道,那时当地人为了增加冬季旅游收入,从一群正在雪中嬉戏的东南亚游客中找到了灵感,雪合战这个项目应运而生。随后,经过多年的发展,规则的细化,这项运动从一项游戏逐渐走向正规。2013年,国际雪合战联盟正式成立。国际上已有日本、加拿大、俄罗斯、芬兰、挪威、荷兰、美国、瑞典、比利时等国家开展了该项运动。2016年,中国作为第12个成员国正式加入该项目国际组织。如今,每年国际上都要举行雪合战大赛,参赛的队伍从几十支到几百支不等,雪合战正在成为冬季新兴的体育项目之一。”长春市体育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。
雪合战运动经过冬季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活动中的展示,得到了公众的认可。来自吉大尚德学校的体育老师总结,与打雪仗相比“雪合战”有三大不同,“第一是场地不同,打雪仗没有场地限制,广阔原野都是战场。但雪合战不一样,一般成人的比赛在36米×10米的长方形场地内进行,儿童的稍小一些,不能跑出场地,否则会被判输;第二就是限制人数,每队参赛人数最多为10人,有教练、有主力还有替补;第三就是规则明确,雪合战有着明确的胜负标准。首先,场地中有7个护垒摆放在规定的位置上,分别称为中心护垒、1号护垒、2号护垒和本垒。护垒一般使用雪来建成,也可使用其他安全性较高的材质,比如木质或塑料制的挡板。在两队本垒区域前分别设置两队的队旗,比赛中队员一定要保护好本方的队旗,因为这是胜负的关键。每局比赛3分钟,每局上场7人,2人替补,被雪球击中后必须离场。判断胜负也很简单,在没有被击中的情况下成功夺取对手的队旗就算赢,将对手的队员全部击中出局算赢,超过4名队员冲进对方场地算赢,每局结束后,场上人数比对方多也算赢。最重要的是,雪合战使用的雪球,每局只有90个,所以绝对不能肆无忌惮地浪费‘子弹’。”
“这项运动非常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反应能力,我们平时上学在体育大课间也会进行这样的活动。在打配合的时候同学们之间的默契感很有趣。”来自东北师范大学明达实验学校的张凯旋刚刚走到场下,为队伍夺得的战绩兴奋不已。
“雪合战的安全性非常高。首先,比赛队员必须佩戴头盔,其次,雪球全部由雪球机制作,比较松软,即便打在身上也不疼。比赛场边有裁判,双方队员没有身体的正面接触,几乎不会造成伤害。雪合战特别适合在我国北方推广,尤其是冬季,因为它场地简单,规则简单,人员参与度高,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。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,雪合战能够得到更多长春人的认可。”长春市体育局负责人说。 (本报记者 景洋)